PokerStars亚洲版(PS281.COM)全球最大德州扑克平台。发牌公正,与世界玩家同台竞技
早晨起来读王汎森《中国近代思想中的“未来”》。文章论述的是在近代思想转变中,知识群体如何从投射美好愿景的过去转向投射美好愿景的未来。在这个过程中,过去从已知变成不可知,而未来从未知变成了可知。当然这种可知与不可知是按照“历史规律”推演的。
王汎森的论述在我的心里激起了一些涟漪。不是对那个时代的人物、思想的怀想,而是有关自己的少年往事。还记得小学时代的作文,有一个关于2000年的题目。大抵是畅想自己在2000年的生活。现在2000年已经过去了,而且过去了20年,少年时代的作文内容早已经忘得一干二净,但是这个题目竟然记忆犹新。我现在回想,当时自己是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小孩儿,村子里常年停电,电视看得有限,对未来的想象不过就是电话电视、飞来飞去,我估计自己连电脑或微机这样的词都不会用到,所以照理来说,我当时能想象的未来,自己应该是实现了。可能不是在2000年实现的,而是从那以后的三十年间逐渐实现的。
小时候也读过很多科幻类的作品。我现在记不清是从哪类书刊上读到的,那些科幻作品大体是宇宙飞船、外太空,人类朝向的未来一半是田园牧歌,一半是神仙世界,不过是加了一些新技术而已,故事讲得毫无疑问应该是非常拙劣的。《三体》我没有读过,但看了介绍,然后我就意识到,好的科幻作品应该不是讲一个想象的未来,而是把现在投向未来。然后,我们不仅对未来充满向往,同时也对未来充满绝望。其实,不但写未来的作品如此,那些写魔界的故事,甚至重塑的古代故事,基本都是当代的投射。那么,本质上说没有过去,没有未来,只有一个现在。
如果说20世纪的前半段消灭了“过去”,20世纪的后半段便消灭了“未来”。因此,到了21世纪,只有大学人文学科教授在散播“过去”,只有传销组织在号召“未来”,本分的人,都在倾说着“现在”。我估计有一天,微博、朋友圈上的内容会成为历史学家的史料,研读、重组这些文字,能为读者重建21世纪初期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。
我们会发现“活在当下”、“享受现在”等等语料,成为日常表达的“关键词”。配合这些表达的图片,散步在从豪车、名牌包到一杯咖啡、一块提拉米苏的周边,也散步在马拉松、瑜伽的周边,大体上围绕着物质与身体展开,而在精神世界则显得飘忽不定、难以捕捉。与“享受当下”共存的,还有诅咒当下。诅咒996,诅咒低薪水,诅咒不守约的朋友,诅咒难吃的食物,遍布政治制度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。诅咒当下,使后来的读者看到了另一个21世纪的初期。
每个人都在享受当下与诅咒当下中激烈地冲突,后来的研究者会一言以蔽之,21世纪初期是作为人的群体的精神分裂期。当一个人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时,他/她只能在“现在”苦苦挣扎,喃喃自语,精神失常。所以,后来人可能会同情21世纪初期的人,也可能会批评这是一代善于自我伪装的人。“拥有现在”会成为一面镜子,照见群体生活中的孤独感与自娱自乐。
我写下上面这些内容,不是因为我能外在于这样的生活,我也无力分析是什么使我们丧失了过去与未来,我只能难为情地继续作为一个人文学科教授兜售一点点“过去”。宋儒好说颜子之乐,这种体验式的道学指导,后来逐渐演绎成了“体认当下”。“体认当下”不是简单地“活在当下”“享受当下”,而是通过现在的生活体验,体悟出古人至善至仁的精神世界。遗憾的是,对于21世纪初期的人而言,古人的精神世界并不重要,人文学科教授就应该赤贫赚最少的钱。
扑克之星亚洲版6UP官方网址:https://evp89.com
6UP扑克之星官网发布页:www.6updh.com
以上资讯由GG扑克中文网整理提供!